踏寻洛水桑梓、助力乡村振兴丨管理工程学院赴河南省洛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7作者:刘方方 谢雨菲文章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4年7月,管理工程学院赴洛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简介

团队名称:“踏寻洛水桑梓、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实践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实践内容:按照院团委制定的涵盖红色教育、文旅融合、特色产业、乡风文明等内容的路线,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在聆听时代声音、感受伟大变革中厚植为民情怀,更加牢固树立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崇高精神。

一、调研文旅业态,准确把握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仓颉造字、伶伦制管,作为河洛文化发祥地,洛宁县历史悠久浓郁,山水风光秀丽。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洛宁县推动农旅、文旅、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兴华镇沟门村竹梦小镇

竹梦小镇隐匿于大山深处,竹林遍地,竹香扑鼻,是兴华镇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项目。

实践团队走进园区,白墙黛瓦的庭院、绿竹掩映的荷塘、硕果累累的菜畦、曲折幽长的小径。小镇对岸山峦青翠、连绵不绝,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

竹梦小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竹资源,挖掘竹编传统工艺。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山水与林文相结合”、“文化与绿竹相结合”原则,小镇设有豆腐制作传统工艺体验展示区、庭院式餐饮区、时蔬田园采摘区、精品民宿体验区等八大模块,倡导回归田园、融入自然,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助推沟域经济发展,拓宽村民致富道路。

(二)罗岭乡前河村爱和小镇

用陶瓷艺术把山川风物装扮成乡村文化公园,将扶贫、旅游、文化、传统工艺相结合,由国际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倾情打造的“世外桃源,四季画谷”爱和小镇,是洛宁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业的又一亮点。

在与小镇管理人员交流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小镇保留豫西民居风貌,将三彩艺术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基于“艺术扶贫、教育扶贫、美育扶贫”的理念,目前已将筹集的百余万元用于当地乃至全国的儿童美育教育。小镇从建设施工到服务营销,积极聘用当地村民,拓宽了他们收入渠道

实践团队漫步山间谷底,柏成林,花满坡,艺涌溪,爱如海,感受着小镇在天地大美与艺术和鸣下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和她为洛宁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新动能。

(三)东宋镇渡阳湖康养度假区

东宋镇上宋窑村大石涧移民搬迁新村,紧邻蓄水量997万方的渡阳湖水库,景色优美、风景如画,发展乡村旅游独具优势。2019年6月,该村14户村民以自愿入股的方式加入运营公司,修建码头、购置快艇、打造窑洞宾馆、经营康养项目。

实践团队来到湖边,天高云淡、碧波荡漾。别具特色的窑洞农家与湖面交相辉映,游客乘船畅游山水之间。据了解,该项目共打造精品乡村民宿81间,特色窑洞餐饮30间,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

二、探访特色产业,全面感受振兴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洛宁县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东宋镇官庄塬文玩核桃交易中心

洛宁县东宋镇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文玩核桃原产地,占全国文玩核桃市场的70%以上。小核桃盘出乡村振兴大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实践团队走进产品展示大厅和核桃林地,了解文玩核桃原材料培育交易、成品加工、电商直播等业态。东宋镇目前有种植户960户,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值2.3亿元以上,注册了“官庄”、“官庄塬”商标,申报了官庄塬“猴头”文玩核桃品牌。2024年3月,洛宁县成立文玩核桃产业协会,进一步推动全县文玩核桃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二)东宋镇瑞香红苹果产业园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苹果种植。东宋镇小宋村等村庄流转土地8600余亩,引进龙头企业,集中连片种植“瑞香红”苹果,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实践团队不惧炎炎烈日,踏上前往苹果产业园的道路。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枝头挂满果实。据了解,近万亩苹果园每年的培育、种植、采摘等环节均大量聘用当地老年人,为其劳动增收创造便利。农民可按照“保底收益+效益分红”模式提取收益。

三、走进传统村落,用心感悟文明乡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洛宁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和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一)底张乡草庙岭村郭家大院

草庙岭村村民为唐“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后裔,清康熙年间开始修建郭家大院。大院面朝涧河,背依云梦岭,青砖灰瓦,鳞次栉比,规模宏大,朴实厚重,如今是洛宁县首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也是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实践团队穿过葱郁的山林,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郭家大院。一排排土瓦楼,一件件瓷碗器,见证的是岁月的更迭,留下的是时间的沉淀。

7512E

近年来,草庙岭村按照“发掘古村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积极修缮了6套3座125间明清四合院。还原传统农耕劳作场景,完善提升乡愁博物馆,举办旅游文化节,打造“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民宿体验目的地。

(二)罗岭乡讲理村

讲理村是河南省传统古村落、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还是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基地。村内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孝道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开明湖、水磨子、古村落、古树、核桃牡丹套种生态园等旅游资源。

实践团队沿着步道走进村庄,依次参观讲理堂、家风家训馆、党建广场、村民议事长廊、乡村大食堂、百姓大舞台等建筑,感受“讲理文化”在培育淳朴乡风方面的重要作用。

讲理村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大力弘扬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的传统文化,实现了村民困难有人帮、事有地方办、问题有人管、话有地方说。并通过以“讲理文化”促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促经济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追忆革命先贤,赓续传承红色血脉

(一)底张乡中高村李翔梧纪念馆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翔梧精神,实践团队前往底张乡中高村的李翔梧纪念馆参观学习。

李翔梧烈士1907年出生在中高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5军团第14军第41师政委。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江西坚持斗争。1935年3月9日在天门嶂山上陷入敌军重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实践团队参观了李翔梧及其妻子刘志敏烈士展厅、底张乡英烈人物展厅。一张张图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实物,使大家深刻领会到“坚定信念、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翔梧精神,充分感受到先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团队成员将发扬优良传统,强化使命担当,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彰显青春担当

时光匆匆而过,在返程路上,团队指导老师刘方方对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豫西洛宁县为课堂,以农村脱贫攻坚成就、乡村振兴成就等为教材,让大家在社会观察、基层治理、红色精神学习、特色产业调研中更好地了解了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看到了农村广阔天地的大有可为。新时代青年应深入世情、国情、社情、民情,于平凡中感受不平凡,在实践中检验真学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成员感悟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踏足洛宁县的每一寸土地,我都被这里文旅融合的创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传统村落的文明乡风所震撼。

在竹梦小镇和爱和小镇,我看到了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它们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效益,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在文玩核桃交易中心和瑞香红苹果产业园,我见证了小核桃如何盘出大产业,现代农业科技如何让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传统村落的探访更让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深厚底蕴。郭家大院的古朴建筑、讲理村的和谐氛围,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文明的新气象。而在李翔梧纪念馆,我更是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实践的经验和感悟融入其中,努力成为一名会思考、能实践的青年大学生。我将用所学知识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平安)

随着夏日的炎炎烈日,我踏上了“踏寻洛水桑梓,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这次的目的地是洛阳洛宁县,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乡村风情的地方。在为期几天的实践中,我不仅领略了洛宁的自然风光,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草庙岭村的宁静与古朴让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乡村时光;李翔梧纪念馆则让我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竹梦小镇、讲理村、爱和小镇等乡村特色景点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这些乡村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着勤劳善良的村民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深深地被这些乡村所吸引和感动。

在东宋镇的文玩核桃交易中心和瑞香苹果产业园,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和力量。我了解到,这些产业园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深深地为这些产业园的成就和贡献所感到自豪和敬佩。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谢雨菲)

虽然在校期间我经常参加一些校内外志愿活动,但是重返家乡切实融入到家乡的社会实践却是我的第一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为响应党的号召,我们深入基层,第一站便是洛阳八路军办事处,那里是革命精神的摇篮,先辈们的坚韧与奉献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随后,我们穿梭于草庙岭村、竹梦小镇、讲理村等乡村之间,昔日的贫瘠与闭塞已不复存在。如今,这里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竹梦小镇更是让我仿佛步入了陶渊明的诗画世界,体验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美好。

乡村振兴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电商的兴起,让洛宁县东宋镇的古玩核桃走出大山,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每一个村庄,都承载着动人的故事,记录着奋斗的足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无不昭示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经历而且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我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梦想一定能够照进现实,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尚加帮)

盛夏时节,我心向历史与自然,踏上探寻洛水桑梓的2024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之行。

历史的风尘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沉淀,每一砖一瓦皆诉说着不屈与抗争,激励着新一代的我们砥砺前行。绿意盎然中,草庙岭村藏着古朴与宁静,山间清泉,洗涤着都市的喧嚣。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情与坚韧。英魂长存,李翔梧的事迹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那份对信仰的执着,对国家的忠诚,让我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竹影婆娑,竹梦小镇,梦开始的地方。每一根竹子都承载着自然的馈赠与乡贤的智慧,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诗画,让人沉醉不已。走在讲理大道上,走进一个充满智慧与理性的地方。在讲理村,我深刻体会到了“以理服人”的朴素道理,感受到了乡村治理的智慧与力量。爱如细水长流,爱和小镇,温暖着每一寸土地。乡贤用双手创造幸福,用爱心传递希望,让我深刻体会到“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东宋镇文玩核桃与苹果种植基地,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果实累累,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见证。

白驹过隙,此次三下乡之旅,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迁徙,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见证了历史的厚重,感受了乡村的温情,领略了文化的魅力,更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杨亦菲)

“从乡村中来,到乡村中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教诲。当我踏入洛水这一方土地时,我就已经感到深厚的历史底蕴。洛八办展览着一代人奋斗不息,无所畏惧的精神。青春之翼,因磨砺而坚强:人生之路,因奋斗而宽广。一座古村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踏入草庙岭村郭家大院“汾阳世第”,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古文化气息。大山深处,有个深藏功与名的村落—竹梦小镇,文化与绿竹相结合,别有一番风味。手拿残竹,奔向远方。文武将军李翔梧,革命烈焰燃河洛。在老将军故居,我看到的是老将军满目山河,为国赴苏。抛头颅洒热血大无畏的精神。一个神奇的地方“讲理村”,一个讲理又讲礼的村落,走在讲理大道上,走进讲理堂,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与礼仪之融合。慢慢感受艺术,爱和小镇的陶瓷工艺品属实让我眼前一亮。深入小镇,山峦叠嶂,太阳花遍满坡,天气燥热但我们心向远方。文玩核桃园,一个个精致的核桃佛头,红苹果庄园,成千上万棵树,共同装载着这片山原的梦想。大石涧水库,民宿山水,俨然画出一幅乡村振兴山水风景图。“实践出真知”,愿用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陈建腾)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多样魅力。在我们参观洛宁县的文旅融合项目中,如竹梦小镇和爱和小镇,展现了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美好前景,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同时,文玩核桃的产业发展,也彰显了乡村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此外,传统村落的探访更让我感受到了乡村文明的深厚底蕴。郭家大院的古朴建筑、讲理村的和谐氛围,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文明新气象。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我也明白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实践的经验和感悟融入其中,努力成为一名会思考、能实践的青年大学生。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用所学知识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青年一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和智慧。

(韩嘉琳)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陈加慧

友情链接